中國粉體網訊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月度景氣指數顯示,2015年9月,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為15.5,位于“偏冷”區域底部;中經有色金屬產業先行指數為70.6,較上月回升0.1點;一致指數為72.1,較上月回落0.6個點。監測結果顯示,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回落至“偏冷”區間底部。從今年前三季度稀土行業運行情況來看,同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月度指數走勢大體一致,呈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投資結構有所優化,出口復蘇較為明顯,稀土價格低位企穩”等幾個特征。
稀土行業運行情況
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投資結構有所優化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8月,全國稀土金屬礦采選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2.3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利潤3.0億元,同比下降27.6%;稀土金屬冶煉業主營業務收入464.0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20.9億元,同比小幅增長2.2%.面對較為困難的行業發展境況,稀土行業企業在立足降本增效、聚焦創新的同時,進一步強化營銷工作,一方面確保國內銷量,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礦山環節利潤大幅下降,與環保支出、資源稅調整有關;冶煉環節利潤小幅增長,則是得益于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和出貨量增加。
2015年1~8月,全國稀土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7.8億元,同比下降32.9%;稀土金屬冶煉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7.5億元,同比下降3.34%;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固定資產投資43.6億元,下降31.90%.在國家產業政策調控以及市場運營情況的雙重影響下,我國稀土產業上中游規模已步入收縮期,因而固定資產投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時新增投資也告別規模擴張模式,轉向安全環保、技術創新等領域。這也預示著未來稀土行業發展將以轉方式、調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主旋律。
出口復蘇較為明顯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8月,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累計出口2.03萬噸,同比增長11.95%;累計進口7311噸,增長240.20%.稀土永磁體累計出口1.54萬噸,同比增長6.50%;累計進口1524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2015年,我國對稀土外貿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先后取消稀土配額管理制度和稀土出口關稅。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上半年在資源稅改革預期影響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量沒有出現顯著增長,反而略有下降。但隨著各項政策逐一落地,外貿政策調整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特別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出口呈現較為明顯的復蘇跡象,6月、7月、8月,我國冶煉分離產品的出口量同比分別上漲107.3%、103.8%和20.1%.雖然出口數量同比出現增長,但是“量增價跌”的格局依然沒有明顯改觀。
稀土價格低位企穩2015年前三季度,主要稀土產品價格總體呈現先揚后抑并逐步筑底的走勢。前期價格小幅上漲主要是受稀土資源稅改革影響所致,待政策實行后,市場預期得到釋放,稀土價格失去支撐,加之黑(灰)色產業鏈依然存在,對正規市場形成擠壓,使得稀土價格又重新進入下行通道。受限于生產成本,稀土價格跌幅逐步收窄,大體構筑價格底部,未來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
從代表性稀土產品看,前三季度氧化釹、氧化鏑、氧化鋱均價分別為27.5萬元/噸、154.1萬元/噸、335.3萬元/噸,同比分別下降4.6%、上漲7.9%和上漲24.2%;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銪、氧化釔等富余稀土元素的價格同比均出現較大降幅,其中,氧化銪同比下降達44.9%.行業形勢研判
產業結構方面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是破解當前我國稀土行業發展難題的重要著力點。我國已經在稀土的上中游環節取得比較優勢,但在附加值較高的功能材料和器件制備方面發展還相對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和推廣力度。今年6月,國家工信部、財政部聯合下發《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批復包頭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從2015年起,3年內將給予近10億元的資金支持;今年8月,財政部下達贛州市稀土開發利用綜合試點補助資金4.58億元。從資金用途來看,主要用于支持高端稀土磁性材料、儲氫材料、稀土拋光液等功能材料的產業化應用和商業化推廣,以及用于支持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稀土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材料制備高端化、產品生產綠色化將是政策引導和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國際市場方面
經歷2011年的稀土價格暴漲之后,國外稀土礦山紛紛復產或提出復產計劃,國際多元化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我國在初級原材料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形勢也發生一些變化,值得持續關注。在原材料方面,除美國鉬公司、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以及印度稀土有限公司外,預計能夠在2015~2016年進行產能投放的還有:Avalon稀有金屬公司所屬的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區Nechalacho項目;Alkane資源公司位于新南威爾士的Dubbo氧化鋯項目(副產品為鈮和重稀土)以及Frontier稀土公司位于南非的Zandkopsdrift項目,屆時稀土全球化供給將更趨多元。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稀土配額管理政策和出口關稅的取消,我國稀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將更加凸顯。在功能材料制備方面,我國在原材料環節的價格優勢將逐步削弱,前三季度稀土出口量的增長,特別是6月份以后的大幅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外功能材料產業在逐步復蘇,這將對國內稀土新材料行業企業提出挑戰。因此,總的來看,未來稀土國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把握好、利用好自身的比較優勢,抓住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讓好的產品走出去、把先進適用技術引進來,才能確保我國稀土產業走得穩、走得遠。
行業秩序方面
良好的行業秩序是維護行業整體利益的重要途徑。目前,主要是從政府和市場兩個層面入手,進一步規范行業經營秩序。一是繼續開展“八部委聯合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無指標、超指標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保持高壓態勢;二是實現大集團實質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按照市場的方式,通過行業自律,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按照工信部年初“重點稀土省(區、市)和企業工作會議”要求,2015年底前6大集團要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因此,未來在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稀土行業將逐步回歸理性、規范的運行軌道。
市場價格方面
2015年全年,稀土供給將繼續保持充足,稀土下游需求也不會出現大的亮點。結合“中經有色金屬產業先行指數”及有關情況,初步預計四季度稀土價格將在今年9月份的價格水平上下波動。雖然不具備支撐價格強力反彈的條件,但現階段價格已經處于低位,受生產成本支撐,稀土價格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
稀土行業運行情況
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投資結構有所優化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8月,全國稀土金屬礦采選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2.3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利潤3.0億元,同比下降27.6%;稀土金屬冶煉業主營業務收入464.0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20.9億元,同比小幅增長2.2%.面對較為困難的行業發展境況,稀土行業企業在立足降本增效、聚焦創新的同時,進一步強化營銷工作,一方面確保國內銷量,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礦山環節利潤大幅下降,與環保支出、資源稅調整有關;冶煉環節利潤小幅增長,則是得益于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和出貨量增加。
2015年1~8月,全國稀土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7.8億元,同比下降32.9%;稀土金屬冶煉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7.5億元,同比下降3.34%;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固定資產投資43.6億元,下降31.90%.在國家產業政策調控以及市場運營情況的雙重影響下,我國稀土產業上中游規模已步入收縮期,因而固定資產投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時新增投資也告別規模擴張模式,轉向安全環保、技術創新等領域。這也預示著未來稀土行業發展將以轉方式、調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主旋律。
出口復蘇較為明顯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8月,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累計出口2.03萬噸,同比增長11.95%;累計進口7311噸,增長240.20%.稀土永磁體累計出口1.54萬噸,同比增長6.50%;累計進口1524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2015年,我國對稀土外貿政策進行了較大調整,先后取消稀土配額管理制度和稀土出口關稅。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上半年在資源稅改革預期影響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量沒有出現顯著增長,反而略有下降。但隨著各項政策逐一落地,外貿政策調整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特別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出口呈現較為明顯的復蘇跡象,6月、7月、8月,我國冶煉分離產品的出口量同比分別上漲107.3%、103.8%和20.1%.雖然出口數量同比出現增長,但是“量增價跌”的格局依然沒有明顯改觀。
稀土價格低位企穩2015年前三季度,主要稀土產品價格總體呈現先揚后抑并逐步筑底的走勢。前期價格小幅上漲主要是受稀土資源稅改革影響所致,待政策實行后,市場預期得到釋放,稀土價格失去支撐,加之黑(灰)色產業鏈依然存在,對正規市場形成擠壓,使得稀土價格又重新進入下行通道。受限于生產成本,稀土價格跌幅逐步收窄,大體構筑價格底部,未來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
從代表性稀土產品看,前三季度氧化釹、氧化鏑、氧化鋱均價分別為27.5萬元/噸、154.1萬元/噸、335.3萬元/噸,同比分別下降4.6%、上漲7.9%和上漲24.2%;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銪、氧化釔等富余稀土元素的價格同比均出現較大降幅,其中,氧化銪同比下降達44.9%.行業形勢研判
產業結構方面
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是破解當前我國稀土行業發展難題的重要著力點。我國已經在稀土的上中游環節取得比較優勢,但在附加值較高的功能材料和器件制備方面發展還相對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和推廣力度。今年6月,國家工信部、財政部聯合下發《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批復包頭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從2015年起,3年內將給予近10億元的資金支持;今年8月,財政部下達贛州市稀土開發利用綜合試點補助資金4.58億元。從資金用途來看,主要用于支持高端稀土磁性材料、儲氫材料、稀土拋光液等功能材料的產業化應用和商業化推廣,以及用于支持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稀土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材料制備高端化、產品生產綠色化將是政策引導和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國際市場方面
經歷2011年的稀土價格暴漲之后,國外稀土礦山紛紛復產或提出復產計劃,國際多元化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我國在初級原材料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形勢也發生一些變化,值得持續關注。在原材料方面,除美國鉬公司、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以及印度稀土有限公司外,預計能夠在2015~2016年進行產能投放的還有:Avalon稀有金屬公司所屬的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區Nechalacho項目;Alkane資源公司位于新南威爾士的Dubbo氧化鋯項目(副產品為鈮和重稀土)以及Frontier稀土公司位于南非的Zandkopsdrift項目,屆時稀土全球化供給將更趨多元。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稀土配額管理政策和出口關稅的取消,我國稀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將更加凸顯。在功能材料制備方面,我國在原材料環節的價格優勢將逐步削弱,前三季度稀土出口量的增長,特別是6月份以后的大幅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外功能材料產業在逐步復蘇,這將對國內稀土新材料行業企業提出挑戰。因此,總的來看,未來稀土國際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把握好、利用好自身的比較優勢,抓住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讓好的產品走出去、把先進適用技術引進來,才能確保我國稀土產業走得穩、走得遠。
行業秩序方面
良好的行業秩序是維護行業整體利益的重要途徑。目前,主要是從政府和市場兩個層面入手,進一步規范行業經營秩序。一是繼續開展“八部委聯合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無指標、超指標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保持高壓態勢;二是實現大集團實質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按照市場的方式,通過行業自律,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按照工信部年初“重點稀土省(區、市)和企業工作會議”要求,2015年底前6大集團要整合全國所有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重組。因此,未來在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稀土行業將逐步回歸理性、規范的運行軌道。
市場價格方面
2015年全年,稀土供給將繼續保持充足,稀土下游需求也不會出現大的亮點。結合“中經有色金屬產業先行指數”及有關情況,初步預計四季度稀土價格將在今年9月份的價格水平上下波動。雖然不具備支撐價格強力反彈的條件,但現階段價格已經處于低位,受生產成本支撐,稀土價格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