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稀土行業迎來限產保價潮,繼北方稀土12日發布限產保價公告,廈門鎢業13日宣布跟進,公告稱擬將全年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較工信部指標量減少10%。采取限產保價的措施后,稀土價格大幅提成。然而,為了促進我國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有效緩解市場供需矛盾,稀土行業仍亟待完善市場定價機制。
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氧化鏑交收量連創新高
今年,我國稀土行業三大重磅政策頒布,使得稀土出口量激增,但價格卻一路壓低。1月,我國長達17年的出口配額限制取消;5月,稀土出口關稅取消;同月,稀土資源稅由“從量計征”變為“從價計征”。
今年上半年,我國部分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從產品來看,上半年氧化釹、氧化鏑、氧化鋱均價分別為29.3萬元/噸、166.6萬元/噸、369.1萬元/噸,同比分別下降6.5%、下降0.86%和上漲15.1%;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銪、氧化釔等富余稀土元素的價格同比均出現較大降幅,其中,氧化銪同比下降達59.5%。部分稀土產品價格已與2010年相當。
在這樣的背景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12日晚發布了《關于限產保價的公告》。其公告稱,為促進我國稀土產業健康發展,有效緩解稀土市場供需矛盾,公司決定對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實施限產保價,全年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將較工信部下達給本公司的2015年稀土總量控制計劃指標量減少10%左右。
實際上,近期減產挺價在國際上也十分流行。據報道,嘉能可上月初宣布,旗下位于非洲的兩個旗艦銅礦將停產18個月,這將導致其銅產量減少約20%,為年內最大規模減產,當天,銅價跳漲1.4%至每噸5192美元。
受限產保價消息的提振,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稀土氧化鏑價格總體上漲11%,10月14日最高價222.4元/公斤,近幾日交收量不斷擴大,10月13日交收22噸稀土鐠釹。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價格價格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指標,嚴謹、標準的交收通道成為稀土貿易最便捷、放心的平臺。
借力產業電商平臺提升中國稀土國際定價權
從2005年至2011年,我國稀土產量一直高于10萬噸,占據世界總產量的97%,中國是最大的稀土供給國。盡管在稀土儲量、產量和出口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稀土在2010年以前一直處于“賤賣”的境地。2010年之后稀土價格開始逐漸上漲,大多數稀土專家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以及產量的下降推動了價格的上漲。但是稀土價格上漲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以政府調控為主,市場自發形成價格欠缺。第二,政府以約束供給為主,其他政策效果不明顯。而且即使是這種形勢下的價格上漲,中國也沒有產品定價權,反而處在泡沫破滅的邊緣。
業內人士指出:“只有整合起來以后,你才有議價能力、定價能力,否則你都是在給別人打工,利潤都被別人賺走了,這對中國崛起非常不利。”中國稀土行業一定要回歸巨頭時代。發達國家的礦業公司多掌握在少數巨頭手中,而我國稀土公司整合之后還有六家。只有加速整合稀土產業,行業亂象才有望改觀,中國才能擁有定價權和話語權。
掌握稀土的定價權,不僅意味著經濟上優勢,還代表著更多的地緣政治方面的優勢。想要徹底扭轉稀土市場疲軟的局面,首先是要探索出一套合理的稀土產品定價機制,這也是爭取市場定價權的“突破口”。除了加大力度打擊盜采走私,還應建立一套公平、公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讓稀土定價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情況和自身的價值。P2C產業電商平臺對所有買賣信息進行公開展示,具有極強的價格發現功能,稀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P2C產業電商平臺,“面對面”直接進行充分議價,從而在價格的波動中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價格,減少了貿易中間環節,使貿易和收益實現最大化,讓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看到公開透明的價格,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惡性競爭。作為國內首家開通現貨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平臺,渤商所有效整合國內稀土資源,把分散的“各自為戰”,變為統一的“中國市場”,增強世界影響力,謀求國際市場話語權。
在不斷探索服務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渤商所已經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目前渤商所已經與贛州地區多家大型稀土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搭建稀土電商平臺,已經成為眾多企業銷售、采購的重要渠道,渤商所稀土價格已經成為市場價格采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價格的“風向標”。已上市稀土品種有包括稀土氧化鏑、稀土氧化銪、稀土鐠釹、仲鎢酸銨、鎢精礦等,渤商所依據國家在稀土行業的各項戰略部署,配合進行稀土產業調整,搭建起陽光、公平、便捷、高效的交易平臺,構建完善的市場機制,加快稀土價值的理性回歸,助力稀土行業向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高端轉型。
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氧化鏑交收量連創新高
今年,我國稀土行業三大重磅政策頒布,使得稀土出口量激增,但價格卻一路壓低。1月,我國長達17年的出口配額限制取消;5月,稀土出口關稅取消;同月,稀土資源稅由“從量計征”變為“從價計征”。
今年上半年,我國部分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從產品來看,上半年氧化釹、氧化鏑、氧化鋱均價分別為29.3萬元/噸、166.6萬元/噸、369.1萬元/噸,同比分別下降6.5%、下降0.86%和上漲15.1%;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銪、氧化釔等富余稀土元素的價格同比均出現較大降幅,其中,氧化銪同比下降達59.5%。部分稀土產品價格已與2010年相當。
在這樣的背景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12日晚發布了《關于限產保價的公告》。其公告稱,為促進我國稀土產業健康發展,有效緩解稀土市場供需矛盾,公司決定對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實施限產保價,全年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將較工信部下達給本公司的2015年稀土總量控制計劃指標量減少10%左右。
實際上,近期減產挺價在國際上也十分流行。據報道,嘉能可上月初宣布,旗下位于非洲的兩個旗艦銅礦將停產18個月,這將導致其銅產量減少約20%,為年內最大規模減產,當天,銅價跳漲1.4%至每噸5192美元。
受限產保價消息的提振,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稀土氧化鏑價格總體上漲11%,10月14日最高價222.4元/公斤,近幾日交收量不斷擴大,10月13日交收22噸稀土鐠釹。渤商所稀土氧化鐠釹價格價格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指標,嚴謹、標準的交收通道成為稀土貿易最便捷、放心的平臺。
借力產業電商平臺提升中國稀土國際定價權
從2005年至2011年,我國稀土產量一直高于10萬噸,占據世界總產量的97%,中國是最大的稀土供給國。盡管在稀土儲量、產量和出口三方面均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稀土在2010年以前一直處于“賤賣”的境地。2010年之后稀土價格開始逐漸上漲,大多數稀土專家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以及產量的下降推動了價格的上漲。但是稀土價格上漲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以政府調控為主,市場自發形成價格欠缺。第二,政府以約束供給為主,其他政策效果不明顯。而且即使是這種形勢下的價格上漲,中國也沒有產品定價權,反而處在泡沫破滅的邊緣。
業內人士指出:“只有整合起來以后,你才有議價能力、定價能力,否則你都是在給別人打工,利潤都被別人賺走了,這對中國崛起非常不利。”中國稀土行業一定要回歸巨頭時代。發達國家的礦業公司多掌握在少數巨頭手中,而我國稀土公司整合之后還有六家。只有加速整合稀土產業,行業亂象才有望改觀,中國才能擁有定價權和話語權。
掌握稀土的定價權,不僅意味著經濟上優勢,還代表著更多的地緣政治方面的優勢。想要徹底扭轉稀土市場疲軟的局面,首先是要探索出一套合理的稀土產品定價機制,這也是爭取市場定價權的“突破口”。除了加大力度打擊盜采走私,還應建立一套公平、公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讓稀土定價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情況和自身的價值。P2C產業電商平臺對所有買賣信息進行公開展示,具有極強的價格發現功能,稀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P2C產業電商平臺,“面對面”直接進行充分議價,從而在價格的波動中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價格,減少了貿易中間環節,使貿易和收益實現最大化,讓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看到公開透明的價格,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惡性競爭。作為國內首家開通現貨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平臺,渤商所有效整合國內稀土資源,把分散的“各自為戰”,變為統一的“中國市場”,增強世界影響力,謀求國際市場話語權。
在不斷探索服務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渤商所已經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目前渤商所已經與贛州地區多家大型稀土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搭建稀土電商平臺,已經成為眾多企業銷售、采購的重要渠道,渤商所稀土價格已經成為市場價格采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價格的“風向標”。已上市稀土品種有包括稀土氧化鏑、稀土氧化銪、稀土鐠釹、仲鎢酸銨、鎢精礦等,渤商所依據國家在稀土行業的各項戰略部署,配合進行稀土產業調整,搭建起陽光、公平、便捷、高效的交易平臺,構建完善的市場機制,加快稀土價值的理性回歸,助力稀土行業向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高端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