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為深入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進一步提高我國稀土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稀土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10月15日,全國稀土氧化物產品質量分析會在贛州舉行。會議邀請全國稀土生產企業、質檢機構和行業專家學者代表,圍繞質量提升要求進行深入分析與技術交流。
會議對近年來開展的稀土氧化物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進行通報,總結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和癥結,對國內稀土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形勢進行研究分析。近年來,贛州市依托既有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建立江西省鎢與稀土研究院、國家鎢與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多家科研與檢測平臺,大力提升贛州市稀有金屬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促進稀土產業向集約化、高端化、規模化延伸發展。
目前,該市稀土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8家,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同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集聚了金力永磁、東磁稀土、熒光磁業、通誠磁材等一批精深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同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別是釹鐵硼磁材、發光、陶瓷材料等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生產能力分別占全國的20%、40%和50%,稀土廢料綜合處理能力占到全國的70%。贛州市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生產基地和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會議對近年來開展的稀土氧化物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進行通報,總結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和癥結,對國內稀土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形勢進行研究分析。近年來,贛州市依托既有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建立江西省鎢與稀土研究院、國家鎢與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多家科研與檢測平臺,大力提升贛州市稀有金屬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促進稀土產業向集約化、高端化、規模化延伸發展。
目前,該市稀土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8家,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同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集聚了金力永磁、東磁稀土、熒光磁業、通誠磁材等一批精深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同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別是釹鐵硼磁材、發光、陶瓷材料等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生產能力分別占全國的20%、40%和50%,稀土廢料綜合處理能力占到全國的70%。贛州市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生產基地和資源綜合利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