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從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孵化”,到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成長”,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創業中心為核心打造的集企業孵化、產業培育、功能園區建設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孵化企業1400多家,成功率超過80%。
3年前,內蒙古奇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從原單位辭職創業,昂貴的房租讓他一籌莫展。這時,稀土高新區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向他敞開了大門。王強很感慨:“當時僅有2個人,約2平方米的辦公席位,但零房租、一站式辦證服務、8萬元貼息貸款和各類創新創業資源,幫我走過了最艱難的時期。”而今,奇想科技業務已經拓展到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海等地,去年營業收入達到80多萬元。
“我們將大學生創業基地稱為‘苗圃’,通過‘席位制’提供場地、財務代理優惠等措施降低成本,并進行免費創業指導,幫助他們報項目、辦貸款,尋找突破。”該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宏杰說。
從“席位制”起步,內蒙古朝輝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現在已有西部地區數據安全“120”之稱。總經理趙智臻告訴記者,經過6年創業,他的團隊已經擁有7項重大科研成果,成功出爐針對特殊故障的數據恢復實施方案100余套,占有自治區數據恢復60%的市場份額。“這里有創業的氛圍,無微不至的服務,更有創業成功的典范時刻激勵著我們。”趙智臻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當年營業收入達到500萬元,企業就可從孵化器畢業。但這時企業還不能完全獨立,我們就建一些加速器廠房提供給他們,讓這些企業在加速器里成長3至5年,直到他們具備了建廠房的能力,再從加速器里出來進入產業化基地。從創業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產業化基地,這是一條完整的企業孵化發展鏈條。”陳宏杰說。
天時、地利、人和,使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孵化基地成為高精尖人才聚集的洼地。據統計,基地留學人員達到199人,入選國家“****”創業人才6名,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人才21人、團隊5個;孵化項目180多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47項,高新技術企業占80%以上。在孵企業實現總收入939.1億元、利稅79.8億元,在孵企業獲專利授權588項,在全國孵化器行列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