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不出業內人士猜測,在開閘稀土出口之后,中國果然選擇開征資源稅。
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決定實施稀土鎢、鉬資源稅改革,促進理順資源稅費關系。據報道顯示,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5年5月1日起,將稀土、鎢、鉬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并按照不增加企業稅負的原則合理確定稅率。
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簽發的“財稅3號通知”宣布取消對稀土等有色金屬征收出口關稅之前,中國商務部早已于2014年12月31日發布《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94號公布2015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宣布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額,稀土“憑出口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無需提供批準文件”。
“保護”變得不合時宜
在2010年前后,中國稀土行業人士曾因擔心中國以不到世界總儲量20%的稀土儲量,供應全世界90%的稀土需求,會致使這種不可再生的“工業維生素”保有量減少,最終無法滿足本國未來的高科技與軍工產業需求。因此,中國主動發起了一場稀土保衛戰,中國政府在2010年大幅調整了稀土的出口政策,包括緊縮稀土出口配額和大幅提高出口關稅等。
中國的保衛稀土之舉隨后遭到了反彈,美國、日本、歐盟于2012年3月13日向WTO提出對華的貿易訴訟。
訴訟期間,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稀土市場陷入低靡狀態,全球稀土賣不上價的行市現狀。同時中國的稀土股票也因熱錢的抽離而大幅下跌,著名的稀土股黑馬包鋼稀土更是從140元/股跌至每股十幾塊錢。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賣不出產品,又不能在股市上融到錢的稀土企業遭遇的寒冬。”一位資深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工作者如是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在這段時間里,一貫禁止外資投資介入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鋼稀土,甚至還迎來了它的外籍股東—嘉鑫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企業法》中的定義,包括香港在內的港澳臺企業均屬外商企業范疇。
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審批后,據內蒙古包頭海關4月24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1季度稀土之鄉包頭累計出口稀土制品近3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10%;價值5697萬元人民幣,增長43.3%。據海關統計,該出口量約占我國一季度稀土出口總量的90%。
陳家作向記者表示,調整開征資源稅,這完全可以被視為一種通過稅收對市場的調節。這一調節,既能對某些稀缺的稀土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又能讓過剩的稀土資源充分地投入市場。而多位有色金屬行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面的調整,遵循市場規律,會令行業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決定實施稀土鎢、鉬資源稅改革,促進理順資源稅費關系。據報道顯示,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5年5月1日起,將稀土、鎢、鉬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并按照不增加企業稅負的原則合理確定稅率。
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簽發的“財稅3號通知”宣布取消對稀土等有色金屬征收出口關稅之前,中國商務部早已于2014年12月31日發布《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94號公布2015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宣布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額,稀土“憑出口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無需提供批準文件”。
“保護”變得不合時宜
在2010年前后,中國稀土行業人士曾因擔心中國以不到世界總儲量20%的稀土儲量,供應全世界90%的稀土需求,會致使這種不可再生的“工業維生素”保有量減少,最終無法滿足本國未來的高科技與軍工產業需求。因此,中國主動發起了一場稀土保衛戰,中國政府在2010年大幅調整了稀土的出口政策,包括緊縮稀土出口配額和大幅提高出口關稅等。
中國的保衛稀土之舉隨后遭到了反彈,美國、日本、歐盟于2012年3月13日向WTO提出對華的貿易訴訟。
訴訟期間,由于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稀土市場陷入低靡狀態,全球稀土賣不上價的行市現狀。同時中國的稀土股票也因熱錢的抽離而大幅下跌,著名的稀土股黑馬包鋼稀土更是從140元/股跌至每股十幾塊錢。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賣不出產品,又不能在股市上融到錢的稀土企業遭遇的寒冬。”一位資深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工作者如是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在這段時間里,一貫禁止外資投資介入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鋼稀土,甚至還迎來了它的外籍股東—嘉鑫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企業法》中的定義,包括香港在內的港澳臺企業均屬外商企業范疇。
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審批后,據內蒙古包頭海關4月24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1季度稀土之鄉包頭累計出口稀土制品近300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10%;價值5697萬元人民幣,增長43.3%。據海關統計,該出口量約占我國一季度稀土出口總量的90%。
陳家作向記者表示,調整開征資源稅,這完全可以被視為一種通過稅收對市場的調節。這一調節,既能對某些稀缺的稀土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又能讓過剩的稀土資源充分地投入市場。而多位有色金屬行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面的調整,遵循市場規律,會令行業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