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國務院參事室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促進鋁應用高層論壇”,此次論壇的主題為“提升我國鋁工業應用能力,推進節能減排,促進我國鋁工業健康發展”。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盛華仁、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資委主任王勇、國務院參事室主任陳進玉以及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研究室等部門的領導同志出席了論壇開幕式。來自國務院有關部委、中國工程院、地方政府、鋁行業重點企業、科研院校、相關行業協會、相關國際組織和部分國家駐華使館的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馬凱、苗圩等發表了講話。
馬凱指出,原材料工業是工業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原材料工業獲得了迅猛發展,但是也面臨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正確分析原材料工業發展形勢,科學制定發展戰略,堅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加快促進我國由原材料大國向原材料強國的轉變。鋁工業作為重要的原材料產業,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促進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要把大力開拓高端鋁材應用市場作為穩定產業增長的一項重要舉措,努力擴大鋁材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等領域的應用。
苗圩指出,鋁是國民經濟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十一五”期間,我國鋁工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在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材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骨干企業技術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高端鋁合金材初步滿足了國家重點工程的需要。但我國鋁工業仍存在著高精尖鋁材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電解鋁產能過剩、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產業布局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與相關方面的溝通協作,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認真抓好“鋁工業十二五發展專項規劃”的組織實施,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總量控制、有保有壓、因勢利導、疏堵結合的原則,繼續嚴格控制電解鋁產能擴張,限制氧化鋁產能無序擴張。加強對現有電解鋁生產企業的準入管理,提高技術、能耗、環保等準入門檻。加大技術改造工作力度,支持企業對現有生產工藝及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引導能源短缺地區電解鋁產能向能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有序轉移,支持優勢大型骨干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聯合重組,加快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二是大力加強技術創新。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支持高效節能鋁電解技術創新等戰略聯盟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組建交通用鋁、赤泥綜合利用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著力突破制約鋁工業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基礎技術。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在鋁電解、深加工、節能減排等領域技術進步的關鍵作用,提高鋁工業生產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節能減排工程,推廣應用氧化鋁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利用、新型陰極結構鋁電解槽等低電壓高效鋁電解等技術,提高產業技術裝備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實施循環經濟工程,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建設鋁工業循環經濟項目,支持建設若干資源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的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四是著力提高資源保障能力。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推動加強鋁土礦產資源開發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強化監督管理,規范開采行為。進一步加強國內重點成礦地帶的普查與勘探,增加資源儲量。在資源富集的地區適度發展氧化鋁產能。積極推動境外資源勘探,形成一批境外礦產資源基地。在有條件的地區,增加再生鋁產量。依托重點地區高鋁煤炭資源,加快建設高鋁粉煤灰資源開發利用基地。
苗圩還強調,促進鋁應用、拓展市場需求,是應對當前嚴峻經濟形勢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并采取措施大力推進鋁應用。指導和支持全行業圍繞汽車、航空、船舶、軌道交通、國防科技工業等領域的專用材料開發,以輕質、高強、大規格、耐高溫、耐腐蝕為方向,大力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鋁合金及其深加工產品和工藝。加快實施高精產品工程,依托優勢企業、產業集聚區和重大項目,加速高端鋁材等新技術產業化及規模化制造,延伸產業鏈,發展鋁精深加工部件,努力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家重大工程需求。
論壇活動分為開幕式、合作簽約和報告會,舉辦了合作協議簽署儀式,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學者作了專題報告。
馬凱指出,原材料工業是工業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原材料工業獲得了迅猛發展,但是也面臨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正確分析原材料工業發展形勢,科學制定發展戰略,堅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加快促進我國由原材料大國向原材料強國的轉變。鋁工業作為重要的原材料產業,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轉變發展方式,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促進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要把大力開拓高端鋁材應用市場作為穩定產業增長的一項重要舉措,努力擴大鋁材在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機械制造等領域的應用。
苗圩指出,鋁是國民經濟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十一五”期間,我國鋁工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在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材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骨干企業技術裝備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高端鋁合金材初步滿足了國家重點工程的需要。但我國鋁工業仍存在著高精尖鋁材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電解鋁產能過剩、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產業布局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與相關方面的溝通協作,健全和完善政策措施,認真抓好“鋁工業十二五發展專項規劃”的組織實施,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總量控制、有保有壓、因勢利導、疏堵結合的原則,繼續嚴格控制電解鋁產能擴張,限制氧化鋁產能無序擴張。加強對現有電解鋁生產企業的準入管理,提高技術、能耗、環保等準入門檻。加大技術改造工作力度,支持企業對現有生產工藝及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引導能源短缺地區電解鋁產能向能源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有序轉移,支持優勢大型骨干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聯合重組,加快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二是大力加強技術創新。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支持高效節能鋁電解技術創新等戰略聯盟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組建交通用鋁、赤泥綜合利用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著力突破制約鋁工業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基礎技術。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在鋁電解、深加工、節能減排等領域技術進步的關鍵作用,提高鋁工業生產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深入實施節能減排工程,推廣應用氧化鋁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利用、新型陰極結構鋁電解槽等低電壓高效鋁電解等技術,提高產業技術裝備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實施循環經濟工程,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進建設鋁工業循環經濟項目,支持建設若干資源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的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四是著力提高資源保障能力。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推動加強鋁土礦產資源開發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強化監督管理,規范開采行為。進一步加強國內重點成礦地帶的普查與勘探,增加資源儲量。在資源富集的地區適度發展氧化鋁產能。積極推動境外資源勘探,形成一批境外礦產資源基地。在有條件的地區,增加再生鋁產量。依托重點地區高鋁煤炭資源,加快建設高鋁粉煤灰資源開發利用基地。
苗圩還強調,促進鋁應用、拓展市場需求,是應對當前嚴峻經濟形勢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鋁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并采取措施大力推進鋁應用。指導和支持全行業圍繞汽車、航空、船舶、軌道交通、國防科技工業等領域的專用材料開發,以輕質、高強、大規格、耐高溫、耐腐蝕為方向,大力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鋁合金及其深加工產品和工藝。加快實施高精產品工程,依托優勢企業、產業集聚區和重大項目,加速高端鋁材等新技術產業化及規模化制造,延伸產業鏈,發展鋁精深加工部件,努力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國家重大工程需求。
論壇活動分為開幕式、合作簽約和報告會,舉辦了合作協議簽署儀式,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學者作了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