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產能擴張過快
2011年,我國鈦白粉產能約260萬噸,裝置開工率僅為70%,已經產能過剩。但受近幾年行業效益增長影響,企業紛紛擴能增產。據估計,若目前擬增產能全部按期竣工投產,2015年行業總產能將達到440萬噸左右;而2011年我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為164萬噸,同比增長11%。即使按年均15%增速計算,到2015年需求量也僅為290萬噸。
(二) 氯化法技術瓶頸
目前,我國鈦白粉生產以傳統的硫酸法為主,仍未完全掌握能耗低、三廢少、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的氯化法生產技術。國內企業雖已聯合科研院所進行多年技術攻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氯化、氧化等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
(三) 高品位鈦礦資源短缺
我國鈦資源以釩鈦磁鐵礦為主,高品位鈦資源有限。目前,受資源利用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制約,行業發展依賴于進口原料。2011年,進口鈦精礦217萬噸,占鈦礦總需求量的49.3%。若不盡快突破資源利用技術瓶頸,高品位鈦礦資源供給將成為影響我國鈦白粉行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1年,我國鈦白粉產能約260萬噸,裝置開工率僅為70%,已經產能過剩。但受近幾年行業效益增長影響,企業紛紛擴能增產。據估計,若目前擬增產能全部按期竣工投產,2015年行業總產能將達到440萬噸左右;而2011年我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為164萬噸,同比增長11%。即使按年均15%增速計算,到2015年需求量也僅為290萬噸。
(二) 氯化法技術瓶頸
目前,我國鈦白粉生產以傳統的硫酸法為主,仍未完全掌握能耗低、三廢少、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的氯化法生產技術。國內企業雖已聯合科研院所進行多年技術攻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氯化、氧化等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
(三) 高品位鈦礦資源短缺
我國鈦資源以釩鈦磁鐵礦為主,高品位鈦資源有限。目前,受資源利用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制約,行業發展依賴于進口原料。2011年,進口鈦精礦217萬噸,占鈦礦總需求量的49.3%。若不盡快突破資源利用技術瓶頸,高品位鈦礦資源供給將成為影響我國鈦白粉行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