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攀枝花市鈦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西正在忙著與外商洽談鈦白粉出口事宜。今年鈦白粉市場遭遇“冰火兩重天”,價格上半年最高達3600美元/噸,其后卻迅速下滑至不足2600美元,該公司的出口業務也由此經歷了“過山車”。“攀枝花釩鈦產品出口受市場波動影響很大。”張西并不諱言。
當天,在北京召開的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交易平臺、營銷網絡建設交流會上,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被正式授牌“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張西得知這個消息后十分振奮,在他看來,攀枝花外貿轉型升級已在眼前,“今后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將不斷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強。”
現狀:出口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
攀枝花有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其潛在資源量超過194億噸,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釩鈦原料基地、世界第二大釩產品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釩鈦鋼生產基地,正在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鈦白粉、富鈦料和海綿鈦生產基地,“釩鈦鋼鐵”核心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攀枝花地處成渝經濟圈和昆明—東盟經濟圈的連接帶。近年來,該市以打造四川南向開放“橋頭堡”為契機,加快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據統計,201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54億美元,同比增長56.8%。然而今年以來,該市出口增幅持續低于進口增幅,并且從7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前10個月出口增幅低于全省52.4個百分點。
“進出口企業的產業結構單一,是今年出口波動較大,甚至出現負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攀枝花市委常委、副市長許健民坦言,該市出口產品高度依賴“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極易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國際市場變化影響。
據攀枝花海關統計,在今年1-10月的出口產品中,鈦白粉、金屬硅、鋼材“三分天下”,出口量分別達5264萬美元、5034萬美元、3997萬美元,分別占比33.97%、32.48%和25.79%,而該市獨具特色的釩產品僅出口192萬美元,占比1.2%。
“攀枝花目前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致使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強,話語權還很弱。”許健民說,出口反映的是一座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攀枝花區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因此加快外貿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展望:外貿轉型升級有了“強心劑”
今年以來,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升外貿發展質量和水平,商務部決定在全國開展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培育工作。這對攀枝花來說無疑是個難得的機遇。
在該市商務部門的組織下,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申報“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園區招商服務局局長馮斌介紹,作為四川省級重點工業園區,該園區聚集了一批重點出口企業,近年來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外貿出口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具備進一步提升和轉型升級潛力。
今年7月,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通過首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專家初評,成為此次四川唯一通過初評的基地,之后經過商務部組織的答辯,成為全國59個首批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之一。
“通過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平臺建設,將提高攀枝花釩鈦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釩鈦產業聚集發展、集約發展和龍頭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外向經濟提升。”市商務和糧食局副局長白朝聰說,該市今后將加大外向型龍頭企業特別是央企的招商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同時著力培育本地潛力大的出口企業。
該市還計劃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尤其是加強與東盟市場的合作,通過推介和參展,并邀請外商來攀參觀洽談,重點對接釩鈦產品。同時,加強出口產品結構優化,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提升釩鈦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同時著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議價能力和行業話語權。
當天,在北京召開的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交易平臺、營銷網絡建設交流會上,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被正式授牌“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張西得知這個消息后十分振奮,在他看來,攀枝花外貿轉型升級已在眼前,“今后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將不斷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強。”
現狀:出口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
攀枝花有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其潛在資源量超過194億噸,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釩鈦原料基地、世界第二大釩產品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釩鈦鋼生產基地,正在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鈦白粉、富鈦料和海綿鈦生產基地,“釩鈦鋼鐵”核心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攀枝花地處成渝經濟圈和昆明—東盟經濟圈的連接帶。近年來,該市以打造四川南向開放“橋頭堡”為契機,加快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據統計,201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54億美元,同比增長56.8%。然而今年以來,該市出口增幅持續低于進口增幅,并且從7月份開始出現負增長,前10個月出口增幅低于全省52.4個百分點。
“進出口企業的產業結構單一,是今年出口波動較大,甚至出現負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攀枝花市委常委、副市長許健民坦言,該市出口產品高度依賴“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極易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國際市場變化影響。
據攀枝花海關統計,在今年1-10月的出口產品中,鈦白粉、金屬硅、鋼材“三分天下”,出口量分別達5264萬美元、5034萬美元、3997萬美元,分別占比33.97%、32.48%和25.79%,而該市獨具特色的釩產品僅出口192萬美元,占比1.2%。
“攀枝花目前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致使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強,話語權還很弱。”許健民說,出口反映的是一座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攀枝花區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因此加快外貿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展望:外貿轉型升級有了“強心劑”
今年以來,為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升外貿發展質量和水平,商務部決定在全國開展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培育工作。這對攀枝花來說無疑是個難得的機遇。
在該市商務部門的組織下,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申報“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園區招商服務局局長馮斌介紹,作為四川省級重點工業園區,該園區聚集了一批重點出口企業,近年來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外貿出口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具備進一步提升和轉型升級潛力。
今年7月,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通過首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專家初評,成為此次四川唯一通過初評的基地,之后經過商務部組織的答辯,成為全國59個首批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之一。
“通過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平臺建設,將提高攀枝花釩鈦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釩鈦產業聚集發展、集約發展和龍頭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外向經濟提升。”市商務和糧食局副局長白朝聰說,該市今后將加大外向型龍頭企業特別是央企的招商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同時著力培育本地潛力大的出口企業。
該市還計劃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尤其是加強與東盟市場的合作,通過推介和參展,并邀請外商來攀參觀洽談,重點對接釩鈦產品。同時,加強出口產品結構優化,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提升釩鈦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同時著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議價能力和行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