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陶連印6月8日向CCIN記者證實,預計兩年后,國內輕質碳酸鈣總產能將是美國的3倍。國內碳酸鈣行業最大的風險是產能過剩。
陶連印介紹說,由于國內建材、造紙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當前低碳產品——石頭紙產業的興起,我國碳酸鈣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輕質碳酸鈣生產能力達到 8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從當前的發展形勢看,新上項目的勢頭不斷沒減,而且越來越大。廣西桂林的30萬噸,安徽池州的30萬噸,河北井陘的 50萬噸,廣東還要上百萬噸級項目,中西部的發展也很快。預計兩年后,總產量還要增加200萬噸。屆時我國輕質碳酸鈣產能將是美國輕質碳酸鈣產能的3倍。如此快的發展速度,產能過剩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大敵。
陶連印建議,今后碳酸鈣行業應向系列化、專業化、功能化方向發展,不能一味擴大產能產量。要堅持以低能耗、低排放、無污染、高品質為重點,控制總量,優化產業結構,項目建設規模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來定。如納米碳酸鈣,預計2010年全國的總消費量在75萬噸左右,而目前國內總生產能力已接近80萬噸,但國內已有企業在建25萬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還有企業擬建100萬噸/年納米級碳酸鈣生產線,不知這些產品市場在哪兒。有一家企業投資3000萬元建了一條3000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同時又投資2.2億元引進了一條5000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結果因市場銷不動達不到滿負荷生產,造成生產成本高而虧本,只好另想出路。這些教訓后來的企業應該吸取。
陶連印介紹說,由于國內建材、造紙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當前低碳產品——石頭紙產業的興起,我國碳酸鈣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輕質碳酸鈣生產能力達到 8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從當前的發展形勢看,新上項目的勢頭不斷沒減,而且越來越大。廣西桂林的30萬噸,安徽池州的30萬噸,河北井陘的 50萬噸,廣東還要上百萬噸級項目,中西部的發展也很快。預計兩年后,總產量還要增加200萬噸。屆時我國輕質碳酸鈣產能將是美國輕質碳酸鈣產能的3倍。如此快的發展速度,產能過剩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大敵。
陶連印建議,今后碳酸鈣行業應向系列化、專業化、功能化方向發展,不能一味擴大產能產量。要堅持以低能耗、低排放、無污染、高品質為重點,控制總量,優化產業結構,項目建設規模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來定。如納米碳酸鈣,預計2010年全國的總消費量在75萬噸左右,而目前國內總生產能力已接近80萬噸,但國內已有企業在建25萬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還有企業擬建100萬噸/年納米級碳酸鈣生產線,不知這些產品市場在哪兒。有一家企業投資3000萬元建了一條3000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同時又投資2.2億元引進了一條5000噸/年納米碳酸鈣生產線。結果因市場銷不動達不到滿負荷生產,造成生產成本高而虧本,只好另想出路。這些教訓后來的企業應該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