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罡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上個月提議,對稀土年出口配額設置上限,并禁止部分稀土金屬出口。雖然政府的這一想法尚未形成明確的政策,但已經在國際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原因很簡單,中國占有全球約97%的稀土產量,而人類已像需要石油一樣離不開稀土。
地質學家Brent Cook說,中國還在收購世界各地的其他稀土資源。他認為,要擺脫中國對稀土市場的控制,就得在中國以外開發新礦,但問題是中國控制著稀土價格,它能夠通過降價讓任何新廠商破產。如果中國真有一套限制出口、控制海外資源、操縱全球價格的稀土戰略,至少從理論上說,世界稀土市場想擺脫中國的控制確實不容易。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盡管中國的粗鋼產量約占全球的半壁江山,中國占據了全世界海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約60%,但中國想控制全球鐵礦石價格的努力卻屢屢碰壁。直觀地看,中國在鐵礦石和稀土市場的冰火兩重天處境是必然現象,因為在前一個市場中國受制于人,而在后一個市場中國則控制著別人。仔細研究一下還可以發現,中國之所以有可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場,僅憑占據了全球絕大部分現有稀土產量是不夠的,中國有能力控制全球稀土價格才是關鍵。有了價格控制權,中國才有可能將國外的稀土廠商擠垮,從而控制住世界稀土市場。
可見,要想控制一個市場,控制住這一市場的價格是關鍵。而在全球鐵礦石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力拓、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這三大巨頭手中的當今,中國想控制鐵礦石價格無異于緣木求魚,這也是中國遲遲無法讓鐵礦石形成“中國價格”的原因。
對中國人而言,如果你因中國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場而歡欣鼓舞,就大可不必對世界鐵礦石市場被三巨頭控制而抱怨連連,世界本來就充斥著各種相互制約的關系。而從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想法遲遲變不成明確政策看,中國控制世界稀土市場肯定面臨著巨大國際阻力。同樣,力拓等三巨頭也不容易真正在全球鐵礦石市場一手遮天,中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屢敗屢戰”本身就是對談判對手的一股強大制約。
如果說中國稀土戰略對鐵礦石戰略有什么啟示的話,那就是:如果你能在某一方面“拿住”別人,那也要做好在其他方面被別人拿住的心理準備。也就是說,在各國利益犬牙交錯的當今世界,誰也不可能真正拿住別人,或被別人真正拿住。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上個月提議,對稀土年出口配額設置上限,并禁止部分稀土金屬出口。雖然政府的這一想法尚未形成明確的政策,但已經在國際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原因很簡單,中國占有全球約97%的稀土產量,而人類已像需要石油一樣離不開稀土。
地質學家Brent Cook說,中國還在收購世界各地的其他稀土資源。他認為,要擺脫中國對稀土市場的控制,就得在中國以外開發新礦,但問題是中國控制著稀土價格,它能夠通過降價讓任何新廠商破產。如果中國真有一套限制出口、控制海外資源、操縱全球價格的稀土戰略,至少從理論上說,世界稀土市場想擺脫中國的控制確實不容易。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盡管中國的粗鋼產量約占全球的半壁江山,中國占據了全世界海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約60%,但中國想控制全球鐵礦石價格的努力卻屢屢碰壁。直觀地看,中國在鐵礦石和稀土市場的冰火兩重天處境是必然現象,因為在前一個市場中國受制于人,而在后一個市場中國則控制著別人。仔細研究一下還可以發現,中國之所以有可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場,僅憑占據了全球絕大部分現有稀土產量是不夠的,中國有能力控制全球稀土價格才是關鍵。有了價格控制權,中國才有可能將國外的稀土廠商擠垮,從而控制住世界稀土市場。
可見,要想控制一個市場,控制住這一市場的價格是關鍵。而在全球鐵礦石出口量高度集中于力拓、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這三大巨頭手中的當今,中國想控制鐵礦石價格無異于緣木求魚,這也是中國遲遲無法讓鐵礦石形成“中國價格”的原因。
對中國人而言,如果你因中國能控制世界稀土市場而歡欣鼓舞,就大可不必對世界鐵礦石市場被三巨頭控制而抱怨連連,世界本來就充斥著各種相互制約的關系。而從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想法遲遲變不成明確政策看,中國控制世界稀土市場肯定面臨著巨大國際阻力。同樣,力拓等三巨頭也不容易真正在全球鐵礦石市場一手遮天,中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屢敗屢戰”本身就是對談判對手的一股強大制約。
如果說中國稀土戰略對鐵礦石戰略有什么啟示的話,那就是:如果你能在某一方面“拿住”別人,那也要做好在其他方面被別人拿住的心理準備。也就是說,在各國利益犬牙交錯的當今世界,誰也不可能真正拿住別人,或被別人真正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