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地處浙江東部,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交通便捷,以“百年越劇、千年剡溪、萬年小黃山遺址”聞名于世,是中國粉碎設備的發源地、產業集群的集散地。余紹火與他的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豐利)就坐落在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浙江豐利“十年磨一劍”,做專、做精、做強、做大,成為我國粉體設備領域規模大、實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基地。浙江豐利在粉體設備行業創造了諸多的“全國之最”:
第一個斥巨資引進國際頂尖粉體工程技術——德國HOBER技術,開我國粉體工程領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之先河;
第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貸款貼息100萬元,支持實施中藥制備的超微粉碎技術,即高效節能CWJ超微粉碎機項目;
第一個成為原化工部、農業部把超微粉碎設備作為行業重點產品向全國推廣的企業;
第一個設立省級粉體設備工程開發中心,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第一個成為國內粉體行業新產品開發最多、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最多的企業;
第一個與原化工部專家一起編著了120多萬字的粉體工程專著《破碎與篩分機械設計選用手冊》,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兩次出版發行,使我國粉體工程領域第一次有了設備選購指南;
第一個與我國100余位知名粉體專家一起聯合編著每年一卷的粉體技術開發與應用大型工具書《中國粉體工業通鑒》,至今已經由國家級出版社連續出版了4卷本,廣受國內外粉體從業者青睞……
浙江豐利迅速崛起的源泉是什么?成功的奧妙又在哪里?余紹火的回答精辟而深遠:“這得益于我們堅持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與自主研發并重,通過‘借智生財、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形成了‘年年有新產品開發,年年有新產品上市,年年有新產品儲備’的良性發展軌道。”
善借外腦:科研院所成發展后盾
浙江豐利的前身是嵊縣五一機械廠,創建于1953年,四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單一設備的開發和生產,難以得到大規模的發展。1995年,在企業危難之際,余紹火毅然出任企業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余紹火緊緊抓住粉碎工業技術將是21世紀的新興技術這一契機,確定了“靠科技創品牌,憑新品壯實力”的興企戰略。
1995年下半年,余紹火多方打聽,得知北京農業大學的吳教授是粉體行業的專家。抱定真誠“拜佛”的初衷,就有了他“七上京城請教授”的故事。
“有一次教授外出有事,我就在他家門口等待。因為逗留的時間太長,門衛上前來質問我,誤把我當成了‘小偷’。”說起那段往事,余紹火毫不掩飾當年的尷尬。最后,吳教授被眼前這位真誠的小伙子深深感動,不僅免費傳授技術,還借給他15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半年后,浙江豐利成功開發出第一個新產品——QWJ氣流渦旋微粉機,填補了國內高檔粉碎機的空白,同時達到日本進口同類產品水平,新產品一投放市場就成為搶手貨。嘗到甜頭后,余紹火利用各種渠道,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尋求合作。目前,浙江豐利已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多家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聯姻”。最近,浙江豐利又與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成協議,聯合開展軍民兩用特殊材料的超細粉體技術研究開發及工程化產業化;與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09研究所合作,開發的超低溫微粉制備成套設備已列入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科研項目。
浙江豐利作為業內有著重大影響的企業,積極參與業內系列產品標準的制定,為行業發展和規范化管理,發揮積極的作用。
余紹火董事長針對我國粉碎設備行業尚無統一標準的現狀,發起并組建了全國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超微粉碎設備工作組(SAC/TC168/WG2),現已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標委辦綜合[2008]118號文)獲準成立。這個工作組由國內粉碎設備生產、研發、教學及檢測等單位的12位知名專家組成,秘書處設在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余紹火高工為秘書長;主要負責超微粉碎設備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
科技創新:持續騰飛的永恒助推器
“企業的生命在產品,產品的生命在創新”,這是余紹火的致勝“寶典”。1998年6月30日,由企業設計人員自主開發的三個新產品——自循環內分級超微細粉碎機、強力切碎機和立式高速回轉微粉碎機,同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并于1999年6月26日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一個企業在同一天獲3項國家專利,這在國內同行業中實屬罕見。
為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000年,在原有技術部的基礎上,浙江豐利申請組建了“豐利粉碎設備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并于同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廳驗收和授牌,成為我國第一家省級粉碎設備技術研發中心。該中心技術力量雄厚,創新能力強,擁有完善的制造設備及測試設施,具有承接粉體項目設計、開發、制造及成套設備的安裝、調試一條龍“交鑰匙”工程的能力。在科技投入上,每年以銷售收入的5%以上作為科研經費,近幾年已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新產品的開發和人才的引進培訓。
浙江豐利的新產品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科技含量之高,堪稱全國粉體工程行業之首。該公司集國內粉體設備研發人才優勢,創造出多項獨有知識產權和國內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已形成“豐利”品牌特色的技術產品鏈。新一代超微粉碎設備MTM沖擊磨、GJF干燥超微粉碎機、CWM-80型超級渦流磨、CWJ超微粉碎機等10項高新技術產品,被科技部確認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代表著我國高檔粉碎設備的最高水平。在成功開發出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10大類100多個品種的超微粉體設備中,有12項獲得國家專利;15項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8項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多項列入省級科研重點項目,并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列入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獲得國家科技型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被國家行業主管部門作為行業重點產品向全國推廣;列入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向全國推進。
技術引進:站在“洋人”的肩膀上創新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國際粉碎工程快速發展,余紹火明白:豐利的科技創新不僅要站在國內前沿,更要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廣泛開展高起點的國際合作。
2000年上半年,浙江豐利與國際著名粉碎企業德國霍伯爾工程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霍伯爾公司是一家從事研究開發超微粉體加工技術的專業公司,擁有多項專利及豐富的經驗,在粉體工程技術領域中享有一流國際水準。
余紹火決定用企業幾年辛苦賺得的50萬美元引進德國霍伯爾的無形資產,這在當時的“豐利人”中掀起不小的波瀾,幾個董事對這筆投資非常擔憂,畢竟這50萬美金買回的只是5張技術光盤和一疊圖紙!余紹火坦言:“為了這個決定,我一下瘦了10多斤,壓力和風險實在太大了。”
事后證明,站在“洋人”的肩膀上創新,不失為一條發展捷徑。資金投進去后的幾年時間,效應立即顯現:新一代超微粉碎設備MTM沖擊磨列入了科技部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高效節能HWV旋風磨獲得了國家專利,繼而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和“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HTC高效渦輪超微分級機通過了浙江省科技成果鑒定。
兩年前,浙江豐利又與德國IVA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根據約定,浙江豐利成為德國IVA公司在中國的定點加工OEM基地,首期聯合開發一條高標準的非金屬礦深加工中試生產線。目前,德國IVA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已在浙江豐利設立了中國辦事處,步入了長期合作的新階段。
綠色產業:譜寫循環經濟新篇章
常言道: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隨著全球性資源與能源的短缺,對工業節能降耗、天然資源的綜合利用、二次資源的循環利用也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工業原料的破碎粉磨節能、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過程、煤炭與石油等能源高效利用、工業廢棄物及尾礦綜合利用等都與粉體技術緊密相關。余紹火在高效節能、資源再生利用、環保裝備開發研究領域,更是成果斐然。
★FXS廢舊電子線路板回收處理設備榮獲2007年度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其中廢舊電子線路板超微粉碎機和廢舊電子線路板高壓靜電分離機,列入了《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2007年修訂)》,成為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七大類107種環保產業設備(產品)之一。
廢舊線路板屬電子廢棄物,含有鎘和溴化阻燃劑等大量致畸、致突變、致癌物質,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但是廢舊電子線路板含有大量金屬,被稱為“城市礦山”,是有待開發的“第二資源”。線路板中的金屬品位遠遠高于普通礦物中金屬品位,金屬的含量高達40%,而我國富礦的金屬含量也不過3%~5%。據專家統計,1噸線路板可分離出0.9千克黃金、29.6千克錫、128.7千克銅、270千克塑料以及少量鈀、鉑等貴重金屬。
為使廢棄線路板等“電子廢棄物”變成可利用資源,2004年余紹火率浙江豐利的科研人員,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研發成功以廢舊電子線路板超微粉碎機和廢舊電子線路板高壓靜電分離機為關鍵設備的回收處理成套設備。
該成套設備顯著的創新點主要有3個:采用了先進的物理法循環分離回收工藝,整套工藝配置屬國內空白;采用了多層組合式渦輪粉碎解離和渦輪式超微分級技術,粉碎解離效果理想,分級效率高;采用了高壓靜電分離技術,分離精度高,保證金屬回收率達到98%。處理每噸廢舊線路板單位能耗僅為國內同類產品的1/2左右;成套設備的臺時處理量最高可達5噸以上,而售價僅為國外同類設備的1/5~1/3,且銅的回收率高出3%~5%。
該設備可廣泛適用于各類廢印刷線路板、PCB加工廢料、廢舊電器等粉碎處理。目前產品已成功地應用于上海、河北、廣東、浙江等地多家單位的廢舊線路板粉碎,用戶反應效果理想。利用該設備從廢舊線路板中解析出的銅和貴重金屬粉,可作為金屬冶煉廠的原料;其他如玻璃纖維和樹脂等非金屬粉也可以作為纖維增強材料或填料使用;其廢渣還可用作建材原料,真正實現了一條完整的“綠色回收產業鏈”。
★“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粉體法綜合利用技術開發”課題,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2007年度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重點支持項目,獲得國家5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隨著鋁塑技術的快速發展,鋁塑包裝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據悉,我國鋁塑包裝材料每年需求800萬噸,約占塑料制品總量的30%,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但是現階段,塑料回收行業絕大多數企業只把目標鎖定在那些傳統單純的原料回收上,忽視了復合材料的存在。這些鋁塑復合材料以低于單純塑料40%~70%的價格被簡單處理,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回收價值。
據了解,目前國外回收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工藝主要有離心分離法和綜合機械法,回收工藝較成熟,但成套設備價格昂貴,針對性強,回收利用的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品種有限;而國內廢塑料基復合材料多數采用化工法和機械加熱揉搓法回收處理,鋁箔不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易產生嚴重的二次污染。
鑒于以上情況,余紹火充分發揮浙江豐利已有的良好產學研技術開發優勢,對廢鋁塑復合牙膏管、廢鋁塑藥板等鋁塑復合物的綜合利用技術進行技術研發,成功地自主開發出了廢鋁塑復合材料的粉碎解離技術和高壓靜電分選技術,將難以處理的廢塑料基復合材料進行了綜合回收處理,一方面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解決了廢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項目評估專家認為,運用這種無污染的物理粉碎工藝技術,可對廢鋁塑復合材料進行有效分離,回收后的塑料組分具有純度高、性能好等特點,廣泛適用于鋁塑復合膜、鋁塑板、藥板、塑料復合膜、光纜電纜、光電纜護套等鋁塑復合制品的回收處理,成為廢鋁塑復合材料回收利用技術發展的方向,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浙江豐利已建成一條年處理3000噸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生產試驗設備。作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浙江省及周邊地區的集散中心,該公司對廢塑料基復合材料資源集中進行回收處理。
做優爭先:打造國內粉體設備第一品牌
前不久,在第二屆中國品牌節上,國內權威的品牌研究機構——中國品牌研究院揭曉首屆“中國科技名牌500強”名單,浙江豐利榜上有名。據悉,這是我國粉體設備制造業中唯一入選企業。浙江豐利在這次從全國31個省級科技名牌評比中脫穎而出,又一次證實了浙江豐利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的卓越成就。
近年來,浙江豐利以品牌戰略為中心,全方位、立體化打造成套超微粉體設備品牌,內強管理注重品質,外拓市場打造品牌,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所生產的超微粉碎設備連續兩屆被評為“浙江名牌產品”,這在我國粉碎設備界獨此一家。為充分發揮豐利品牌效應,公司正著力組建涵蓋粉體工程(粉體設備及技術)和綠色環保科技產業(廢塑料、廢電器等資源化綜合回收處理)兩大領域的大型集團,鼎力打造粉體工程及綠色環保裝備旗艦品牌。
“廣開門路攬人才,不惜重金聘人才,舍得花錢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寥寥幾句話,體現了余紹火獨特的用人之道。浙江豐利十分注重“內育”,在工資、福利、待遇等諸多方面都向科技人才傾斜。每年,他們都會根據職工貢獻大小進行獎勵,公司還特別設了“金點子”獎,對員工好的意見和建議給予重獎。
浙江豐利既解決“口袋”又提供“舞臺”的做法,大大激發了科研人才的積極性。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的張再江對此深有體會,剛到公司時,他對投身民營企業并不滿意,一心想另謀高就,后來被浙江豐利的用人理念深深打動,放棄了考公務員的念頭,如今已成為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干。
2007年,浙江豐利斥資1.5億元,在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杭州豐利粉體工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將于2008年底竣工,按照余紹火的構想,該基地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粉體產品研發中心、測試中心、試驗中心、工程中心和產品展示中心。前不久,浙江省發改委公布了2008年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浙發改基綜〔2008〕383號文),“杭州豐利粉體工程有限公司醫藥粉碎設備生產基地”名列其中。據悉,該項目還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為2008年新一輪“十大工程”重點項目,屬于工業功能區建設40項之一。
“靠自主創新壯筋骨,憑科技產品闖天下;創新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無處不在。”浙江豐利未來的發展之路,余紹火的目標是:打造國內粉體設備第一品牌。(文/劉佳欣 吳宏富)
相關資料:
余紹火先生 中國顆粒學會理事、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副會長、全國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超微粉碎設備工作組秘書長、紹興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農業部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鄉鎮企業家、浙江省杰出優秀廠長經理、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紹興市勞動模范、紹興市青年創業導師團導師、寧波工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粉體產業政策匯編》主編、《中國粉體工業通鑒》(2005~2008版)主編之一、《超細粉碎工程》主編之一、《破碎與篩分機械設計選用手冊》編委會副主任、《化工機械》雜志編委……
浙江豐利“十年磨一劍”,做專、做精、做強、做大,成為我國粉體設備領域規模大、實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基地。浙江豐利在粉體設備行業創造了諸多的“全國之最”:
第一個斥巨資引進國際頂尖粉體工程技術——德國HOBER技術,開我國粉體工程領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之先河;
第一個獲得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貸款貼息100萬元,支持實施中藥制備的超微粉碎技術,即高效節能CWJ超微粉碎機項目;
第一個成為原化工部、農業部把超微粉碎設備作為行業重點產品向全國推廣的企業;
第一個設立省級粉體設備工程開發中心,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第一個成為國內粉體行業新產品開發最多、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最多的企業;
第一個與原化工部專家一起編著了120多萬字的粉體工程專著《破碎與篩分機械設計選用手冊》,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兩次出版發行,使我國粉體工程領域第一次有了設備選購指南;
第一個與我國100余位知名粉體專家一起聯合編著每年一卷的粉體技術開發與應用大型工具書《中國粉體工業通鑒》,至今已經由國家級出版社連續出版了4卷本,廣受國內外粉體從業者青睞……

浙江豐利迅速崛起的源泉是什么?成功的奧妙又在哪里?余紹火的回答精辟而深遠:“這得益于我們堅持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與自主研發并重,通過‘借智生財、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形成了‘年年有新產品開發,年年有新產品上市,年年有新產品儲備’的良性發展軌道。”
善借外腦:科研院所成發展后盾
浙江豐利的前身是嵊縣五一機械廠,創建于1953年,四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單一設備的開發和生產,難以得到大規模的發展。1995年,在企業危難之際,余紹火毅然出任企業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余紹火緊緊抓住粉碎工業技術將是21世紀的新興技術這一契機,確定了“靠科技創品牌,憑新品壯實力”的興企戰略。
1995年下半年,余紹火多方打聽,得知北京農業大學的吳教授是粉體行業的專家。抱定真誠“拜佛”的初衷,就有了他“七上京城請教授”的故事。
“有一次教授外出有事,我就在他家門口等待。因為逗留的時間太長,門衛上前來質問我,誤把我當成了‘小偷’。”說起那段往事,余紹火毫不掩飾當年的尷尬。最后,吳教授被眼前這位真誠的小伙子深深感動,不僅免費傳授技術,還借給他15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半年后,浙江豐利成功開發出第一個新產品——QWJ氣流渦旋微粉機,填補了國內高檔粉碎機的空白,同時達到日本進口同類產品水平,新產品一投放市場就成為搶手貨。嘗到甜頭后,余紹火利用各種渠道,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尋求合作。目前,浙江豐利已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多家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聯姻”。最近,浙江豐利又與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成協議,聯合開展軍民兩用特殊材料的超細粉體技術研究開發及工程化產業化;與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第609研究所合作,開發的超低溫微粉制備成套設備已列入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科研項目。
浙江豐利作為業內有著重大影響的企業,積極參與業內系列產品標準的制定,為行業發展和規范化管理,發揮積極的作用。
余紹火董事長針對我國粉碎設備行業尚無統一標準的現狀,發起并組建了全國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超微粉碎設備工作組(SAC/TC168/WG2),現已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復(標委辦綜合[2008]118號文)獲準成立。這個工作組由國內粉碎設備生產、研發、教學及檢測等單位的12位知名專家組成,秘書處設在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余紹火高工為秘書長;主要負責超微粉碎設備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
科技創新:持續騰飛的永恒助推器
“企業的生命在產品,產品的生命在創新”,這是余紹火的致勝“寶典”。1998年6月30日,由企業設計人員自主開發的三個新產品——自循環內分級超微細粉碎機、強力切碎機和立式高速回轉微粉碎機,同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并于1999年6月26日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一個企業在同一天獲3項國家專利,這在國內同行業中實屬罕見。
為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000年,在原有技術部的基礎上,浙江豐利申請組建了“豐利粉碎設備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并于同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廳驗收和授牌,成為我國第一家省級粉碎設備技術研發中心。該中心技術力量雄厚,創新能力強,擁有完善的制造設備及測試設施,具有承接粉體項目設計、開發、制造及成套設備的安裝、調試一條龍“交鑰匙”工程的能力。在科技投入上,每年以銷售收入的5%以上作為科研經費,近幾年已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新產品的開發和人才的引進培訓。
浙江豐利的新產品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科技含量之高,堪稱全國粉體工程行業之首。該公司集國內粉體設備研發人才優勢,創造出多項獨有知識產權和國內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已形成“豐利”品牌特色的技術產品鏈。新一代超微粉碎設備MTM沖擊磨、GJF干燥超微粉碎機、CWM-80型超級渦流磨、CWJ超微粉碎機等10項高新技術產品,被科技部確認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代表著我國高檔粉碎設備的最高水平。在成功開發出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10大類100多個品種的超微粉體設備中,有12項獲得國家專利;15項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8項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多項列入省級科研重點項目,并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列入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獲得國家科技型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被國家行業主管部門作為行業重點產品向全國推廣;列入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向全國推進。
技術引進:站在“洋人”的肩膀上創新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國際粉碎工程快速發展,余紹火明白:豐利的科技創新不僅要站在國內前沿,更要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廣泛開展高起點的國際合作。
2000年上半年,浙江豐利與國際著名粉碎企業德國霍伯爾工程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霍伯爾公司是一家從事研究開發超微粉體加工技術的專業公司,擁有多項專利及豐富的經驗,在粉體工程技術領域中享有一流國際水準。
余紹火決定用企業幾年辛苦賺得的50萬美元引進德國霍伯爾的無形資產,這在當時的“豐利人”中掀起不小的波瀾,幾個董事對這筆投資非常擔憂,畢竟這50萬美金買回的只是5張技術光盤和一疊圖紙!余紹火坦言:“為了這個決定,我一下瘦了10多斤,壓力和風險實在太大了。”
事后證明,站在“洋人”的肩膀上創新,不失為一條發展捷徑。資金投進去后的幾年時間,效應立即顯現:新一代超微粉碎設備MTM沖擊磨列入了科技部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高效節能HWV旋風磨獲得了國家專利,繼而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和“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HTC高效渦輪超微分級機通過了浙江省科技成果鑒定。
兩年前,浙江豐利又與德國IVA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根據約定,浙江豐利成為德國IVA公司在中國的定點加工OEM基地,首期聯合開發一條高標準的非金屬礦深加工中試生產線。目前,德國IVA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已在浙江豐利設立了中國辦事處,步入了長期合作的新階段。
綠色產業:譜寫循環經濟新篇章
常言道: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隨著全球性資源與能源的短缺,對工業節能降耗、天然資源的綜合利用、二次資源的循環利用也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工業原料的破碎粉磨節能、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過程、煤炭與石油等能源高效利用、工業廢棄物及尾礦綜合利用等都與粉體技術緊密相關。余紹火在高效節能、資源再生利用、環保裝備開發研究領域,更是成果斐然。
★FXS廢舊電子線路板回收處理設備榮獲2007年度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其中廢舊電子線路板超微粉碎機和廢舊電子線路板高壓靜電分離機,列入了《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2007年修訂)》,成為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七大類107種環保產業設備(產品)之一。
廢舊線路板屬電子廢棄物,含有鎘和溴化阻燃劑等大量致畸、致突變、致癌物質,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但是廢舊電子線路板含有大量金屬,被稱為“城市礦山”,是有待開發的“第二資源”。線路板中的金屬品位遠遠高于普通礦物中金屬品位,金屬的含量高達40%,而我國富礦的金屬含量也不過3%~5%。據專家統計,1噸線路板可分離出0.9千克黃金、29.6千克錫、128.7千克銅、270千克塑料以及少量鈀、鉑等貴重金屬。
為使廢棄線路板等“電子廢棄物”變成可利用資源,2004年余紹火率浙江豐利的科研人員,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研發成功以廢舊電子線路板超微粉碎機和廢舊電子線路板高壓靜電分離機為關鍵設備的回收處理成套設備。
該成套設備顯著的創新點主要有3個:采用了先進的物理法循環分離回收工藝,整套工藝配置屬國內空白;采用了多層組合式渦輪粉碎解離和渦輪式超微分級技術,粉碎解離效果理想,分級效率高;采用了高壓靜電分離技術,分離精度高,保證金屬回收率達到98%。處理每噸廢舊線路板單位能耗僅為國內同類產品的1/2左右;成套設備的臺時處理量最高可達5噸以上,而售價僅為國外同類設備的1/5~1/3,且銅的回收率高出3%~5%。
該設備可廣泛適用于各類廢印刷線路板、PCB加工廢料、廢舊電器等粉碎處理。目前產品已成功地應用于上海、河北、廣東、浙江等地多家單位的廢舊線路板粉碎,用戶反應效果理想。利用該設備從廢舊線路板中解析出的銅和貴重金屬粉,可作為金屬冶煉廠的原料;其他如玻璃纖維和樹脂等非金屬粉也可以作為纖維增強材料或填料使用;其廢渣還可用作建材原料,真正實現了一條完整的“綠色回收產業鏈”。
★“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粉體法綜合利用技術開發”課題,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2007年度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重點支持項目,獲得國家5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
隨著鋁塑技術的快速發展,鋁塑包裝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據悉,我國鋁塑包裝材料每年需求800萬噸,約占塑料制品總量的30%,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但是現階段,塑料回收行業絕大多數企業只把目標鎖定在那些傳統單純的原料回收上,忽視了復合材料的存在。這些鋁塑復合材料以低于單純塑料40%~70%的價格被簡單處理,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回收價值。
據了解,目前國外回收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工藝主要有離心分離法和綜合機械法,回收工藝較成熟,但成套設備價格昂貴,針對性強,回收利用的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品種有限;而國內廢塑料基復合材料多數采用化工法和機械加熱揉搓法回收處理,鋁箔不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易產生嚴重的二次污染。
鑒于以上情況,余紹火充分發揮浙江豐利已有的良好產學研技術開發優勢,對廢鋁塑復合牙膏管、廢鋁塑藥板等鋁塑復合物的綜合利用技術進行技術研發,成功地自主開發出了廢鋁塑復合材料的粉碎解離技術和高壓靜電分選技術,將難以處理的廢塑料基復合材料進行了綜合回收處理,一方面實現了資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解決了廢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項目評估專家認為,運用這種無污染的物理粉碎工藝技術,可對廢鋁塑復合材料進行有效分離,回收后的塑料組分具有純度高、性能好等特點,廣泛適用于鋁塑復合膜、鋁塑板、藥板、塑料復合膜、光纜電纜、光電纜護套等鋁塑復合制品的回收處理,成為廢鋁塑復合材料回收利用技術發展的方向,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浙江豐利已建成一條年處理3000噸廢塑料基復合材料的生產試驗設備。作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浙江省及周邊地區的集散中心,該公司對廢塑料基復合材料資源集中進行回收處理。
做優爭先:打造國內粉體設備第一品牌
前不久,在第二屆中國品牌節上,國內權威的品牌研究機構——中國品牌研究院揭曉首屆“中國科技名牌500強”名單,浙江豐利榜上有名。據悉,這是我國粉體設備制造業中唯一入選企業。浙江豐利在這次從全國31個省級科技名牌評比中脫穎而出,又一次證實了浙江豐利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的卓越成就。
近年來,浙江豐利以品牌戰略為中心,全方位、立體化打造成套超微粉體設備品牌,內強管理注重品質,外拓市場打造品牌,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所生產的超微粉碎設備連續兩屆被評為“浙江名牌產品”,這在我國粉碎設備界獨此一家。為充分發揮豐利品牌效應,公司正著力組建涵蓋粉體工程(粉體設備及技術)和綠色環保科技產業(廢塑料、廢電器等資源化綜合回收處理)兩大領域的大型集團,鼎力打造粉體工程及綠色環保裝備旗艦品牌。
“廣開門路攬人才,不惜重金聘人才,舍得花錢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寥寥幾句話,體現了余紹火獨特的用人之道。浙江豐利十分注重“內育”,在工資、福利、待遇等諸多方面都向科技人才傾斜。每年,他們都會根據職工貢獻大小進行獎勵,公司還特別設了“金點子”獎,對員工好的意見和建議給予重獎。
浙江豐利既解決“口袋”又提供“舞臺”的做法,大大激發了科研人才的積極性。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的張再江對此深有體會,剛到公司時,他對投身民營企業并不滿意,一心想另謀高就,后來被浙江豐利的用人理念深深打動,放棄了考公務員的念頭,如今已成為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干。
2007年,浙江豐利斥資1.5億元,在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杭州豐利粉體工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將于2008年底竣工,按照余紹火的構想,該基地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粉體產品研發中心、測試中心、試驗中心、工程中心和產品展示中心。前不久,浙江省發改委公布了2008年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浙發改基綜〔2008〕383號文),“杭州豐利粉體工程有限公司醫藥粉碎設備生產基地”名列其中。據悉,該項目還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為2008年新一輪“十大工程”重點項目,屬于工業功能區建設40項之一。
“靠自主創新壯筋骨,憑科技產品闖天下;創新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無處不在。”浙江豐利未來的發展之路,余紹火的目標是:打造國內粉體設備第一品牌。(文/劉佳欣 吳宏富)
相關資料:
余紹火先生 中國顆粒學會理事、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副會長、全國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超微粉碎設備工作組秘書長、紹興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農業部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鄉鎮企業家、浙江省杰出優秀廠長經理、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紹興市勞動模范、紹興市青年創業導師團導師、寧波工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粉體產業政策匯編》主編、《中國粉體工業通鑒》(2005~2008版)主編之一、《超細粉碎工程》主編之一、《破碎與篩分機械設計選用手冊》編委會副主任、《化工機械》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