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生物材料學會聯合會Fellow(FBSE),國際可注射骨與關節材料學會副主席,美國生物材料學會會員,國際組織工程學會會員,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材料專委會委員,全國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骨科植入物分技委委員,上海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國際學術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編委。
1991年德國達姆施達特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1991年至2000年分別在德國盧卑克醫科大學做博士后研究、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任研究員、美國紐約大學任研究助理教授、美國強生公司損傷修復技術中心任研究員,主要從事組織損傷修復及組織工程生物材料研究,包括皮膚、骨、軟骨的組織工程再生修復。1996年獲新西蘭職業華人杰出成就獎。 2000年12月獲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基金,應聘回國,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回國后創建了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組建了生物材料研究團隊。針對生物材料在人體組織創傷修復中的應用,系統地開展了在國際上具有特色的硅酸鹽生物活性材料為主體的生物陶瓷及其復合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納米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和產業化。與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關系。
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60余篇,其中包括材料學和生物材料領域頂級雜志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Small,J Control Release,Bio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和Nanoscale。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1項,美國PCT發明專利3項。其中31項已經獲得授權,3項專利實現技術轉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0多萬元。
承擔和完成20多項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其中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并順利完成上海市重大項目和中科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性項目各1項,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承擔并順利完成國家科技部“973”項目1項,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和面上項目3項,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和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各1項。2006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