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生,男,1973年出生,安徽懷寧人。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室室務委員。他1994年本科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物理電子學專業;1998年碩士畢業于等離子體所核能科學與工程專業;2008年博士畢業于等離子體所等離子體物理專業。他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學院關鍵技術人才、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負責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安徽省首屆創新爭先獎、中科院院長獎優秀獎、安徽省優秀博士論文獎、IOP出版集團2018年中國作者論文高引獎等獎項。兼任“聚變堆材料中氫同位素國際研討會(HWS)”國際組委、“液態金屬在聚變堆中應用國際研討會(ISLA)”國際組委、《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編委、安徽省真空學會副理事長,以及Nucl Fusion等多種期刊申稿人。他負責托卡馬克裝置真空科學技術發展與應用,致力于磁約束聚變裝置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的研究。他先后負責發展了超導托卡馬克真空獲得技術,研發了國內首個大通量實時水冷銅合金熱沉高性能石墨限制器,探索了多種工作氣體的射頻等離子體清洗、硼化及鋰化等壁表面涂覆的關鍵技術和方法,發展了超聲分子束及彈丸注入等先進芯部加料技術,發明和演示了多種控制高熱負荷ELM的新方法,率先在托卡馬克上開展了流動液態鋰第一壁的實驗研究,有效控制粒子再循環及雜質污染,提高了等離子體密度控制能力,實現了低再循環、密度可控的長脈沖等離子體,有利于解決聚變裝置高參數等離子體穩態運行的重大難題。以第一或者通訊作者在Phys. Rev. Lett.、Nucl. Fusion等期刊上發表論文七十多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報告五十余次,專利授權十余項。先后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磁約束研究計劃專項課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科院人才項目。作為訪問學者十余次出訪意大利、日本、德國、美國、西班牙、泰國、韓國、俄羅斯、英國等國相關聚變研究單位,建立了廣泛聯系和國際合作。建立了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研究團隊,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十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