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清,男,1969年生,安徽省東至縣人,工學博士,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冶金分離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稀有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鎢鉬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膜工業協會電驅動膜專業委員會委員,《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和《膜科學與技術》期刊編委。
畢業于中南大學(中南工業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分別于1991年、1994年和2003年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4月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入選“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委派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過程工程研究所作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冶金分離科學與工程(萃取、離子交換、膜分離),稀有、有色金屬復雜資源清潔冶金,有色金屬二次資源綜合回收,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冶金廢水處理與回用,高純金屬及化合物制備。
先后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縱向課題13項,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項,橫向科研合作課題30余項, 長期從事鎢、鉬、釩、鎳和鈷等金屬的清潔冶金、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相似元素深度分離和冶金廢水治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在Hydrometallurg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國內外權威/知名刊物上等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參編出版專著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35項。獲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獲中國大學出版優秀著作一等獎1項。
開發的基于堿性萃取的高效綠色鎢(鉬)冶金新工藝、鎢鉬萃取分離新工藝、協同萃取提鎳新技術、連續離子交換深度凈化鎳電解液等多項原創性科研成果在近20家企業獲得大規模推廣應用,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面向本科生講授《稀有金屬冶金》、《冶金工程概論》和《溶劑萃取與離子交換》課程,面向碩士研究生講授《冶金分離科學與工程》和《膜科學與技術》課程,面向博士研究生講授《現代冶金工程選論》課程。先后指導碩士研究生24名,指導博士研究生7名,其中1人獲得中國“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榮譽稱號(第四屆,2018年)。 |